工作猝死的新闻时不时引发着职场人的健康焦虑,996更是让职场人嘴上说着躺平,行动上却在内卷日前,北京商报记者获悉,保险极客发布的《2021年职场人健康力报告》显示,2021年成职场病高发年,80后职场人跑医院最多,不禁让人直呼:80后健康危机真的来了面对996,加班等高压工作态势,职场人士如何杜绝后患
业内人士表示,要从源头做起,职场人健康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如健康饮食,戒烟戒酒,坚持锻炼,及时缓解心理压力,另一方面,职场人需要提前支付健康费用,重视健康管理,加码保险,寻求自救。
职场病高发,80后成医院常客
企业抢人大战加速福利配置升级,企业商保投入逆势增长《报告》显示,2021年企业人均保费增长趋势明显,相比2020年增长10%,500人以下高成长型企业人均保费增长最为明显,高达1038元,相比2020年增长29%商保福利爆发增长的背后,是职场人危机重重,健康状况堪忧的现状
当下高压快节奏的工作环境,长期伏案工作,久坐运动少,饮食不规律等不良工作生活习惯,引发多类职场健康问题《报告》数据显示,颈椎病,腰痛,慢性胃炎,高血压,过敏性鼻炎成为困扰职场人的五大难题在不同代际人群分布中,从高发疾病的就诊来看,80后跑医院最多,健康问题最为突出当下职场人士常调侃的年纪轻轻,一身毛病,恰是健康状况的真实写照
《报告》还显示,2021年成职场病高发年,颈椎病排第一,高血压成男性最新高发病。。
此外,职场人也在面临精神健康的问题,由精神压力大引发的心理焦虑问题日渐凸显,《报告》显示,超七成职场人因工作产生不良情绪问题,注意力分散精神萎靡,容易疲倦容易焦虑三大因素导致职场人睡眠质量差。近日,脉脉创始人,CEO林凡在一场演讲中表示,新冠疫情,新的经济发展阶段与新技术周期,新的人口趋势交叠,构成了当下社会的焦虑底色。
寻求商保自救,职场人可关注四类保险
《报告》便显示,职场人的自救方式一是以员工商保为入口,体现为职场人购险热情更高对于职场人加码保险寻求自救的原因,资深精算师徐昱琛补充表示,如果突发意外或者过早身故,职场人及其家庭在这些情况下无法应对这些风险,因此,对于个人而言,配置商业保险是很有必要的
那么,职场人可以投保哪些保险来应对未知风险。
从健康风险角度出发,徐昱琛对此表示:有两类保险可保,一是医疗险或百万医疗险,三四十岁或者二三十岁的职场人一年花费几百块钱,报销额度可以到300万元到600万元,其优点是有些费用医保不能报销,这两类保险却可以报销二是重疾险,投保重疾险后,职场人发生重大疾病后能够赔一笔费用,可以弥补职场人因为无法工作获得收入的问题徐昱琛说道
一直以来,热搜榜频现员工猝死的新闻对于加班熬夜的职场人来说,徐昱琛表示,一方面自身要注意休息,劳逸结合,另一方面也要防范过早身故如果购买定期寿险作为保障,在一定期限内,比如60岁前,无论是由于意外或者疾病身故,保险公司都能进行赔付
不同的职场人有着不同的工作特性,比如出差等,职场人需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及工作,生活习性,此时,职场人如何选择适合的保险进行投保徐昱琛表示,出差较多的职场人要配齐意外险,意外险包括一般的意外身故和伤残,意外医疗,还有额外的交通保障即使不出差,休闲之余的体育运动也可能引发意外,比如打篮球,跑步等
虽然医疗险,重疾险,定期寿险和意外险基本覆盖了职场人可以投保的险种,但徐昱琛表示,对于工作引发的精神类疾病,包括后续的治疗费用,一般在各个保险中都属于除外责任。
风险意识要到位,保险条款需吃透
互联网打工人必备白领女性优选等网络热门保险配置方案曾红极一时,面对琳琅满目的保险产品,职场人如何按需进行合理配置职场人在配置保险时,又容易存在哪些误区呢
徐昱琛表示,不同行业,不同人群,存在风险保障意识不到位的情况,比如未能预料风险并及时购买保险,或者等年纪大了,查出病症后,再去买保险,这时候保险公司是拒保的。而焦虑在当代年轻人,中产阶层,精英人群之间的感知尤为显著。
一些消费者在购买保险前,由于看不懂基本的保险条款,或者由于‘自以为’,导致稀里糊涂地投保,出现事故后却造成无法理赔的情况徐昱琛补充表示
徐昱琛对此给出四点建议,一是,职场人应避免盲目自信的心态去购买保险,可以找到专业的人,因为如果自行购买,可能由于不了解保险的一些特性,不了解保险责任条款,健康要求,后续理赔时,会面临单枪匹马与保险公司进行沟通的情况二是,职场人在投保前,阅读条款要重点看保险责任和责任免除,即保什么,不保什么另外还需关注保险条款中的释义内容三是,对于不懂的保险条款,应该咨询保险公司和保险销售人员,并且要全程录音录像,防止受到专业度不足的保险营销员的误导,避免吃哑巴亏四是,消费者在投保前,可以列出该保险的优缺点,并且与专业人士或销售人员确认后再做判断,做决策这样,吃后悔药的概率可以大大降低,也可以避免吃后悔药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